手机玩到飞机上 机载WiFi是潜力市场飞机上能玩手机吗「手机玩到飞机上 机载WiFi是潜力市场」
手机玩到飞机上
空中互联网时代将开启,机载WiFi是潜力市场
来源:大河报


□记者孙亦舒
核心提示┃1月17日,发布公告,宣告东航飞机上玩手机成为现实,东航成为内地第一个对PED(便携式电子设备)开放的航空公司。而当天晚上的海航HU7781航班,则成为内地第一个正式开放PED的航班。则表示,将在2月1日开始开放飞机上对PED的禁令。
今天,就给大家好好唠唠飞机上玩手机这件事。
向国际靠拢国内航班解禁PED
以前乘坐国内航空公司的航班时,在起飞前空乘人员会提醒旅客关闭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飞行模式也不行。这样一来,我们在飞机上也没办法听自己手机里的音乐了。打发时间的任务只能交给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而且想看视频要提前下载好,飞机上可没有WiFi,乘坐飞机的旅途中整个人如同在社会上消失了一般。
去年,民航局允许航空公司为主体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这个政策终于落地了。随着东航、海航、春秋等航空公司对PED的解禁,相信会有更多的航空公司执行这一政策。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啦(仅限于飞行模式)。手机在飞行模式下是可以连接WiFi网络的,如果航班提供WiFi上网服务,我们能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上网发微信、刷微博、看视频了,广告来了、流量来了,商机就来了。不仅大幅提升了在飞机上的出行体验,更开启了一个空中WiFi的市场。
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解禁,说明了现在国内的航空服务正在向国际靠拢。乘坐国外航空公司的航班时,手机不必完全关闭,调整至飞行模式即可。而且有些航班还在飞行过程中,提供WiFi上网服务,乘客可以使用手机上网,从而让旅客在航班飞行过程中不再那么枯燥无聊。
其实,以安全的名义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技术层面早已站不住脚。手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干扰飞机导航设备的传统说法,并无证据支撑。美国和欧盟都在2013年放开了禁令,迄今,国际上已有超过40个司法辖区允许在飞机上使用移动通信服务。
当然,也有人对飞机上的航班解禁有担忧。
有网友就担心,电子设备解封后,出行的最后净土是否就此沦陷?当缺乏公共意识的乘客肆意语音聊天、外放音乐、看视频,那些的神曲和噪音轮番来袭,万米高空的封闭空间里,是否会被“一个亿的小目标”和“一地鸡毛”们占领?而且,一些航空公司的规定中,飞机滑行、起飞、下降和着陆等阶段电子设备不允许连接耳机,这是否会成为声音外放的正当理由?对于一些喜好安静、需要小憩的人而言,“高铁变普列”的闹心飞行体验,无疑会成为梦魇。此外,飞机上禁止玩手机的时代都有人顶风违规,如今想让他们遵守规定调成飞行模式,会不会更难?
这些担忧,并非飞机上开放手机的反对理由,但同样需要正视和解决。当下看来,仅靠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明显力有不逮,唯有通过更精细化的规则设计和管理,消弭飞机上玩手机可能带来的种种负效应。
飞机上禁用手机美国始作俑者
其实,民航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最早由美国制定。该规定最早并不是航天管理部门制定,而是无线电监管机构。
1991年前,长达几十年的民航历史中,一直没有禁用手机的相关规定(其实那时候也没有多少手机)。后来,无线通讯设备越来越多了,手机也开始流行。为了防止各种无线信号互相干扰和危害人体,美国政府无线电监管机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认为,飞机上使用手机的影响范围比地面手机的影响范围大,因为手机在高空可以同时搜索好多个基站,搜索功率会大大增强,这会影响地空通讯。于是,在1993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附和FCC的说法,出台了一系列飞机上禁用手机的规定,理由便是为了防范潜在的信号干扰。从那之后,美国航空开始禁止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由于美国是业界规定的制定者,各国纷纷跟随,中国民航业不例外。
后来,美国波音公司、探索频道等多方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做了大量实验,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证据,证明手机能够对地空通讯产生任何值得一提的影响。当然,也不能证明没有影响,因为从理论上就是会有影响。因此,禁令维持原判。
在这期间,飞行禁用手机的科学性也不断遭到挑战。就这么过了十多年,FAA终于顶不住压力了。于是他们找来一帮由航空公司、航空设备制造商、空乘、乘客、机长、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权威调研组织,出具了一份权威报告,结果显示:目前绝大多数商业航班可以承受来自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波干扰,并认为FAA应当开放便携电子设备的使用。于是在2013年,美国联邦航空局开始放宽机上使用手机的限制,允许乘客在飞行全程使用处于飞行模式的电子便携设备。消息产生了轰动,不到一个月,欧洲航空管理机构就出台了类似规定,不再完全禁止乘客在飞行过程中使用电子便携设备。很快,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民航部门都出台了类似许可。但中国民航并没有继续跟风。
其实,国外解禁也就几年时间,而且2014年时FAA又有些想恢复禁用的意向。
空中互联网时代将开启 机载WiFi是潜力市场
根据民航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16年中国旅客总运输量为4.88亿人次,国内航线运输旅客达4.26亿人次,港澳台与国际航线运输旅客0.62亿人次。另外,根据空客的预测,预计到2033年,中国新增民用客机和货机将超过5300架,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
庞大的民用航空市场,意味着一个潜力巨大的机载WiFi市场。民航航班上要是全部加装WiFi,机载WiFi就将会有4.88亿以上的用户,这一巨大的市场怎么能不让网络运营商、机载WiFi提供商、航空公司等心动呢。
不过,与地面互联网的玩法不同,想要实现在飞机上使用WiFi访问互联网,现在最流行的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卫星进行Ka和ku波段的通信实现互联网连接;另一种则是使用ATG地面基站与飞机的通信,为飞机提供互联网入口。另一方面,想实现飞机上网要进行技术改装,一家民航客机的改装费用为300万左右。
宣威版权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