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抗美援朝老兵选择泰康之家的4大理由!手机医生「90岁抗美援朝老兵选择泰康之家的4大理由!」
90岁的他,
是有着72年党龄的产党员;
是抗美援朝峥嵘岁月的亲历者;
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离休科研工作者;
是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如今,他是泰康之家·申园居民
——黄建华。
不久前,
泰康之家·申园收到了他的一封感谢信,
内容言简意赅但情真意切,
记述了申园上下一心防疫抗疫、
极尽一切保障居民生活和安全的种种,
深切表达了对泰康总部、对陈东升董事长
以及对申园的感谢和鼓励。
PART.
01
戎马半生归来,申园安享晚年
黄建华叔叔是申园第三批居民,今年90岁长寿高龄。解放战争时期参军,成为了共和国第一代汽车兵,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大部队摩托化行军、第一次出国支援越南抗法战争(新中国第一次国际主义行动),功勋卓著。
当年的黄建华叔叔与汽车的合影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建华叔叔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汽车三团,成为了一名志愿军运输兵战士,为保障前线的物资补给出生入死,为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场“立国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8年,黄建华叔叔退伍后进入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先后参与了军用光学仪器防霉、人工合成核酸和除草剂等科研项目,为我国军工、医学、农业技术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9年,黄建华叔叔入选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人名录》,离休后长期担任武汉大学上海校友会秘书长职务。直到 80岁卸掉一切职务,和夫人胡明慧入住泰康之家·申园,安享晚年。
入住泰康之家后,在社区的关怀与照顾下,叔叔不必为柴米油盐费心,不必操劳生活琐事,能够一心一意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
黄建华叔叔和爱人胡明慧阿姨在申园家中
在申园,黄建华叔叔发挥自己在志愿军担任文书时的文笔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先后撰写和整理了化学方面和抗美援朝系列文章以及在申园的生活感悟等单篇作品,累计编写了六本书。
黄建华叔叔常常将自己的文章投稿到《泰康之家通讯报》上,并多次荣获优秀通讯员
《军旅之恋——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亲历、亲见、亲闻》便是黄叔叔从基层角度出发,记录历史点滴的著作。2021年10月25日,这本15万字亲述军旅生涯的《军旅之恋》委托《泰康之家通讯》编辑部出版,经过数月的整理、修改,已正式发布。
黄建华叔叔作品《军旅之恋》
PART.
02
“又听敲门声”,
自述疫情封园后的感动日常
“叮咚~”,熟悉的敲门声又响起,开门后,熟悉的面孔和笑容迎面而来。对于居住在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的长辈们而言,随着清脆的“敲门”声而来的,一定是日以为常的问候,是事无巨细的叮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安宁贴心的守护。
疫情反弹,防控封园,人心不安。而泰康之家·申园,却给了黄建华叔叔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感动。前不久,申园管家小马将泰康总部支援的物资送上门,让黄叔叔大为触动。申园上下一心防疫抗疫、泰康防疫指挥总部关切慰问……疫情期间的种种,也即刻涌上了心头,随即洋洋洒洒近千字的感谢信便送到了申园管家的手里。
以下为感谢信全文,请用心阅读:
点击信件 阅读全文
PART.
03
在养老社区安心生活的4大理由
此前,黄建华叔叔在社区的采访中,对泰康之家·申园的防疫抗疫工作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和认可。他表示,园区外病毒肆虐,园区内居民们“偏安一隅”,享受着这份平淡从容,背后有这4个原因。
黄建华叔叔:
“理由一、在申园,餐饮有营养”
每日要保证2000多居民和员工的一日三餐,对申园餐厅后勤而言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但是他们依然想尽一切办法,除保证长辈必需的牛奶、鸡蛋供应外,花菜肉丝、西芹肉沫、咸水鸭、德式咸猪手、变足花样满足居民的营养需要。
封园之后,申园的四个餐厅从堂吃全部改为打包送餐,用餐方式的改变会给居民多多少少带来不便,也增加了餐厅员工的工作量,但小伙伴们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合理的统筹,让每位居民都按时吃上了热乎的饭菜。
黄建华叔叔:
“理由二、在申园,医疗有保障”
半个多月来,申园居民做了十多次核酸检测,从初次组织没经验还有点摸不着头脑,到从第二次检测开始,事先排好长椅,迎接居民落座排队分组,既维护了秩序,也让居民们有了休息的机会,短时间完成检测离开,快捷高效。
疫情期间,居民的就医配药也是大问题。
4号楼的一位居民是肿瘤患者,正在用药疗程不能断药的她,眼看着无法去肿瘤医院复诊,手中的药品即将耗尽,急得团团转。焦急之下,她向园区内的申园康复医院药房求助,在医院的帮助下,买到了不能停的“救命药”,大家心中悬着的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
黄建华叔叔:
“理由三、在申园,管家常问候”
申园及时采取园区全封闭,所有在岗员工全部留住在园区,为保障居民的安全,员工们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防疫一线。小伙伴的誓言是“只要长辈需要,我们一直在。”
疫情期间,管家们更是“上心”,增加了入户访视的频次,时常询问长辈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以便更快速的帮助长辈解决。尤其是马琳和吕丹两位小伙伴,既是居民管家也是手机医生。
黄建华叔叔:
“理由四、在申园,居民心安定”
疫情期间,申园活动部也是尽可能的保障我们的精神和健康需求。由于线下活动全部取消,大家当面交流的机会就少了,但是线上活动却多了起来。管家把二维码发在群里,到了活动时间,居民们纷纷上线。前几天,还在线上举行了清明节的诗词分享会,一人朗诵,大伙倾听,除了见不到面,居民们直言“气氛不比线下活动差”。
3号楼9层的居民也行动起来,邻里一家亲,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居民王永录还在电梯间亲自绘制了黑板报,表达了抗疫必胜的决心。
申园居民王永录手绘板报表达抗疫必胜的决心
或许,疫情的阻挡
让我们错过了2022年的春天,
也少了一些见面;
但也因为这些际遇,
2022年的春天更让人铭记难忘。
泰康之家·申园
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
为居民长辈长筑好安全堡垒
让他们畅享无忧的幸福晚年!
往期阅读
口罩氛围感大片、COS世界名画……这群平均年龄80+的长辈让我大开眼界!
真是开了眼界了!
广州日报 | 700位高龄长辈住在这家养老社区,封园也不!愁!
“医”食无忧度日有伴,700位高龄长者的社区封园也不愁!
宣威版权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