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离手,你知道手机这些传感器都是干嘛用的吗?手机传感器「手机不离手,你知道手机这些传感器都是干嘛用的吗?」
原理:光敏三极管,接受外界光线时,会产生强弱不等的电流,从而感知环境光亮度。
用途:通常用于调节屏幕自动背光的亮度,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白平衡。还可以配合下面的距离传感器检测手机是否在口袋里防止误触。
原理:红外LED灯发射红外线,被近距离物体反射后,红外探测器通过接收到红外线的强度,测定距离,一般有效距离在10cm内,距离传感器体积较大,同时拥有发射和接受装置。
用途:检测手机是否贴在耳朵上正在打电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也可用于皮套、口袋模式下自动实现解锁与锁屏动作。
原理:角动量守恒,一个正在高速旋转的物体(陀螺),它的旋转轴没有受到外力影响时,旋转轴的指向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陀螺仪就是以这个原理作为依据,用它来保持一定的方向。三轴陀螺仪可以替代三个单轴陀螺仪,可同时测定6个方向的位置、移动轨迹及加速度。
用途:体感、摇一摇、平移/转动/移动手机可在游戏中控制视角、VR虚拟现实、在GPS没有信号时(如隧道中)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实现惯性导航。
原理:地球特定轨道上运行着24颗GPS卫星,每一颗卫星都在时刻不停地向全世界广播自己的当前的位置坐标及时间戳信息。手机GPS模块通过天线接收到这些信息。GPS模块中的芯片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根据卫星发射坐标的时间戳与接收时的时间差计算出卫星与手机的距离,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坐标。
用途:地图、导航、测速、测距。
目前的主流是电容式指纹识别,但从今年开始识别速度更快识别率更高的超声波指纹识别会逐渐普及。
电容指纹传感器原理:手指构成电容的一极,另一极是硅晶片阵列,通过人体带有的微电场与电容传感器间形成微电流,指纹的波峰波谷与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形成电容高低差,从而描绘出指纹图像。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原理:超声波多用于测量距离,比如海底地形测绘用的声纳系统。超声波指纹识别的原理也相同,就是直接扫描并测绘指纹纹理,甚至连毛孔都能测绘出来。因此超声波获得的指纹是3D立体的,而电容指纹是2D平面的。超声波不仅识别速度更快、而且不受汗水油污的干扰、指纹细节更丰富难以破解。
用途:加密、解锁、支付……
原理:利用压电效应实现,传感器内部一块重物和压电片整合在一起,通过正交两个方向产生的电压大小,来计算出水平方向。
用途:手机横竖屏智能切换、拍照照片朝向、重力感应类游戏。
原理:与重力传感器相同,也是压电效应,通过三个维度确定加速度方向,但功耗更小,但精度低。
用途:计步、手机摆放位置朝向角度。
原理:各向异性磁致电阻材料,感受到微弱的磁场变化时会导致自身电阻产生变化,所以手机要旋转或晃动几下才能准确指示方向。
用途:指南针、地图导航方向、金属探测器APP。
原理:霍尔磁电效应,当电流通过一个位于磁场中的导体的时候,磁场会对导体中的电子产生一个垂直于电子运动方向上的的作用力,从而在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用途:翻盖自动解锁、合盖自动锁屏。
原理:分为变容式或变阻式气压传感器,将薄膜与变阻器或电容连接起来,气压变化导致电阻或电容的数值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气压数据。
用途:GPS计算海拔会有十米左右的误差,气压传感器主要用于修正海拔误差,当然也能用来辅助GPS定位立交桥或楼层位置。
原理:利用某些半导体、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光电发射效应,在紫外线照射下会释放出大量电子,检测这种放电效应可计算出紫外线强度。
用途:运动、健康。
原理:用高亮度LED光源照射手指,当心脏将新鲜的血液压入毛细血管时,亮度(红色的深度)呈现如波浪般的周期性变化,通过摄像头快速捕捉这一有规律变化的间隔,再通过手机内应用换算,从而判断出心脏的收缩频率。
用途:运动、健康。
原理:血液中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对红外光和红光的吸收比率不同,用红外光和红光两个LED同时照射手指,测量反射光的吸收光谱,就可以测量血氧含量。
用途:运动、健康。
现在的手机简直是一部全能的个人助理工具,现在常用的实用功能基本都已通过硬件集成或软件间接来实现,可以想象未来的手机会集成越来越多的传感器。以上提到的前9个传感器已是智能手机的标配,后面四个较少见,主要针对户外、运动、健康等特殊用户群体,多见于一些高端手机,当然很多智能手环产品上已经很常了。
来源:硬件学堂 ID:YJXTAPP
加群啦!计量技术机构交流QQ群:195438839
(本群仅加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人员哦)
欢迎订购《新中国计量史》
王勇国务委员称赞该书为
“迄今为止最丰富的计量资料库”
支树平局长强调
“要看重计量史,宣传运用好这部计量史”
经过近1800个日夜的砥砺和磨炼,经过上百位专家、学者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270万字的恢宏史著——《新中国计量史》正式出版,由《中国计量》杂志社发行。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指出:盛世修史。《新中国计量史》的编撰完成并顺利出版发行,是新中国计量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这部史书是新中国计量事业发展历程的全面反映,是新中国计量工作在各领域取得成就的真实记录和客观评价。秉承存史、资政、教化理念的《新中国计量史》,不仅是记录近、现代计量科学和事业发展的纪事史,更是反映博大精深计量文化的纪实史,也是一部展示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和功勋的文化史。我们一定要看重这部计量史,宣传运用好这部计量史。
《新中国计量史》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含“绪论”、“计量事业管理篇”和“计量科学进步篇”;下册内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计量工作大事记篇”。“计量事业管理篇”阐述了我国国家计量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的历程。“计量科学进步篇”展现了我国计量科学从空白、落后到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省、自治区、直辖市计量工作大事记篇”以大事记的形式,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记录了地方的计量工作,是各地方近现代计量史的大纲和简史。
支树平局长任该书编委会主任,蒲长城(原)副局长任主编,韩毅总工程师任副主编。
《新中国计量史》可做为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计量检定、校准和测试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行业计量管理人员学习新中国计量历史,提高计量素养的必备案头书。
定价:780元/套
(20套及以上免邮费;20套以下:800元/套,含邮费)
联系人:马靖()
王澎()
电话/传真:(010)64480185 64224980
E-mail:491332989@qq.com
QQ:491332989
订单下载请点击:阅读原文
计量资讯速递公众号:JLZXSD
投稿:zgjlbk@qq.com 小编:庆涛
宣威版权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