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乳腺癌诊疗新利器微信公众平台手机版「探秘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乳腺癌诊疗新利器」
本期科普专家
牛伟红
河南省人民医院
病理科
主管技师
--------------
优秀科普专家
科学指导引领健康
知识点亮健康之路
优秀健康科普
探秘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乳腺癌诊疗新利器
本期科普责任人 | 牛伟红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在我国,乳腺癌在城市中的发病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一些大城市中已上升到第一位,农村中则居于第五位。目前,乳腺癌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最大问题。
乳腺癌的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家族性乳腺癌相关的基因包括BRCA1、BRCA2、P53等。绝经后高雌激素水平、雌激素替代治疗、初潮早、绝经晚、月经周期短等性激素相关因素,以及晚生育、不生育、不进行母乳喂养等均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传统的乳腺癌检测手段在早期诊断时存在局限性,而新型检测技术如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有望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对于遏制乳腺癌至关重要。
本期科普内容
一、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性能
检测性能分析
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检测在乳腺癌中展现出独特的性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术前FR+CTC水平显著升高。研究表明,FR+CTC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为63.33%,特异性为93.75%,AUC为 0.778。相比常规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和CA153(AUC分别为0.614、0.625、0.725),FR+CTC具有更优的检测性能。同时,FR+CTC联合乳腺癌常规肿标可显著提高诊断效率,联合AUC为0.887。这一结果提示,通过FR+CTC检测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有望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日益凸显。自2019年起,CTC连续3年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并指出其可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手段,不仅可动态监测,还可判断预后。FR+CTC不仅可以作为早期检测和辅助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特别是在影像学结果不明确时,可提供重要依据,辅助临床诊断,还可及时反映疾病进程,有效监测疗效,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帮助患者获得更有利的治疗窗口,获得更好的预后,是有效的乳腺癌早期检测和疗效监测的工具。
二、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多项研究表明,III+IV期、转移患者的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水平明显高于I+II期、未转移患者。例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FR+CTC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发现III+IV期、转移患者的FR+CTC水平分别明显高于I+II期、未转移患者(p<0.05),提示FR+CTC与乳腺癌恶性程度相关,有望预测预后。
此外,其他相关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如《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的关系.pdf》中提到,FR+CTC检测表现阳性者与肿瘤分期、转移等临床特征有关。在临床实践中,FR+CTC水平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较高水平的FR+CTC往往意味着患者处于较晚期的疾病阶段或存在转移风险,这对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手术前后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动态监测疗效
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FR+CTC水平下降明显,这一现象为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术前FR+CT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术后该水平明显下降,提示FR+CTC水平可用于动态监测疗效。
例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研究中,发现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术前中位值为13.20FU/3ml,术后中位值降至10.41FU/3ml(p<0.05)。这种变化表明,通过监测 FR+CTC 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
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日益凸显。自2019年起,CTC连续3年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并指出其可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手段,不仅可动态监测,还可判断预后。
FR+CTC水平的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为患者提供更有利的治疗窗口。如果在术后监测过程中发现 FR+CTC 水平再次升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复发或转移的风险,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FR+CTC水平可用于动态监测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对于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乳腺癌的临床意义重大。在早期检测方面,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相比常规肿瘤标志物具有更优的检测性能,有望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在辅助诊断中,尤其是影像学结果不明确时,可提供重要依据,辅助临床诊断。对于预后评估,III+IV期、转移患者的FR+CTC水平明显高于I+II期、未转移患者,提示其与乳腺癌恶性程度相关,可预测预后。在复发监测方面,术后若FR+CTC水平再次升高,可能提示复发或转移风险。同时,FR+CTC水平可用于动态疗效监测,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有利的治疗窗口,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总之,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是乳腺癌诊疗的有效工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本栏目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审:王娟娟)
省级平台|科普系列
宣威版权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